③电路拆除 在完成数据或信号的传输后,就要结束连接。通常是 由源站或目标站提出终止通信,各结点相应拆除该电路 的对应连接,释放由该电路占用的结点和信道资源。 特点: 优点:实时性好,信号延迟小 ,数据传输效率高 缺点:独占信道资源,信道资源利用率低 2,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又称信息交换。在报文交换中,数据是以报文 为中介,报文可以是一份电报,一个文件,一份电子邮 件等。 报文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:无需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一
4,帧交换技术 帧方式即是帧中继技术,它在OSI的数据链路层中以 简化的方式传送和交换数据,由于在数据链路层的数 据单元一般称为帧,故称为帧方式。 帧中继仅完成OSI物理层路层核心层的功能。帧中 继也被称为快速分组交换技术。帧中继还采用了虚电 路复用技术,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复用多个逻辑连接, 可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,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 源。在帧中继通信网内,每一帧的帧头都包含虚电路 号/数据链路连接表识符(DLCI),即该帧的地址信 息。 帧的最大长度可达1000字节以上,而且其长度是可 变的。当用户数据信息被封装在帧中并进入结点后,
点。在信元交换过程中,各路的信元存储在缓冲区中, 列队等候待发,待空信元到来时,则将信元插入到空 信元中发送出去。 信元方式是将信息以信元为单位做传送的一种技术。 采用信元方式,网络不对信元中的用户数据(载体) 进行全方位检查。信元中的CRE比特位将指示信元的地址信 息的完整性。 信元方式也是一种快速分组技术,它将话音,数据, 图像等数字信息进行切割,封装成统一格式的信元在 网中传递,并在接收端恢复成所需格式。通常,传递 信元的网络称为信元中继网络,它适用于很多类型信 息的传输,是提供综合业务的网络技术基础。 ATM(异步传输方式)是信元交换的实际应用标准, 它是当前发展最快的网络技术。传输介质使用光缆或
这种方式有点像报文交换。数据报传输分组交换方式的 优点是对于短报文数据通信传输率比较高,对网络故 障的适应能力强;而它的缺点是传输时延较大,离散 度大。
所谓虚电路就是两个用户的终端设备在开始相互发送 和接收数据之前,一定要通过通信网络建立逻辑上的连 接。 这种方式有点像电路交换,它要求在发送端和接收端 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。与电路交换不同的是,它选 定了特定路径进行传输。 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的优点是对于数据量较大的通信 传输率高,分组传输时延小,且不容易产生数据分组 丢失。而它的缺点是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大。
1,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:在数据传输期间,源结点 与目的结点之间有一条由中间结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 线路,在数据传输先束之前,这条线路从始至终保持。如果 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信道容量很大时,这两个相邻结点 之间可以同时有多个物理电路。下图为电路交换示意图
在上图中,信息要从A结点传送到E结点,有多条路径。 图中选中箭头所示路径,是作为要传送信息所经过的路 径。信息传送的过程中,其他的用户不能打断,直到传 送结束时才解除连接。 用电路交换技术实现通信需要经历如下3个过程: ①电路建立 在传输任何数据之前,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连接。整个 阶段通过源站点请求完成交换网中对应的逐个结点连接 过程,以建立起一条由源站到目的站的传输通道。 ②数据传输 源站和目的站沿已建立的传输通道,进行数据或信号传 输。这种传输在经过中间结点时就没有延迟,并且
教学引入: 复习上次课内容 教学过程:一,数据交换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中,传输系统的设备费用常常要占整个 计算机网络费用的一半左右,所以当通信用户较多而传输 的距离较远时,一般会用交换技术。 交换又称为转换,这种交换是通过某些交换中心将数 据进行集中和传送,使传输线路为各个用户所共用,从而 非常大地节省通信线路,提高传输设备的利用率,降低系统费 用。当前的数据交换技术有五种最基本的方式:电路交换、 报文交换、分组交换、帧交换和信元交换。一个数据通信 网的有效性,可靠性和经济性直接受网络所采用的交换方 式影响。
优点:可以充分的利用信道资源,通信规程不同的终端之 间也可以通信 缺点:报文延迟大,实时性差 3,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又称为包交换。它是“存储/转发”交换方式 的一种,它是将报文先分组,然后才进行交换和传输。 一个分组的典型长度最长是一千位到几千位。 在进行分组交换的时候,发送结点首先要对发送的信 息进行分组,每个组给定一个编号,加上源地址和目 的地址的信息,还有约定的头和尾等信息,这样的一个过程 就是打包过程。交换网能够使用两种方式:数据报传 输分组交换和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。
条专用通路,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,长度不限且可 变。传送过程采用存储-转发方式,即发送站在发送一 个报文时把目的地址附加在报文上,途经的网络结点 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,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结 点,通过逐个结点转送,直到目的站点。每个结点在 收下整个报文后,暂存报文并检查有没有错误 ,然后利 用路由信息找到下一个结点的地址,再把整个报文传 送到下一个结点。在同一时间段内,报文的传输只占 用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段线路。而在两个通信用户间的 其他线路段,可传输其他用户的报文,不像电路交换 那样必须占用端到端的全部信道。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,每个结点是一个电子设备或是机 电结合的交换设备,这种设备发送和接收的速度一样 快。报文交换结点通常是一台小型计算机,它具有足 够的存储空间来缓冲收到的报文。
首先识别帧头中的DLCI,然后在虚电路路由表中找出对 应的下段虚电路的号码DLCL,从而将帧准确地送往下 一结点机。 帧中继技术具有高效性、经济性、可靠性、灵活性和长 远性。它可用于局域网互联、将局域网连入广域网、 建立虚拟专用网和ATM网络的数据业务接入等。 5,信元交换技术 信元交换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方式。在信元交换中, 信元为基本单位。信元是一种极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 分组,每个信元长为53字节,分为信头和信息两部分。 信头占5个字节,包括信元标识等信息;信息域占48个 字节,承载用户的数据。信元交换的报文包括信令和 一个或多个信元。信令是控制命令,用于建立和释放 逻辑连接,信元的标识用来识别信息传输路径。由此 可见,信元交换方式融合了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
双绞线Gbps进军。ATM采用的是面向连接的高速交换和多 路复用技术,能保证网络带宽不随用户数增加而下降, 而且每个用户可享用专用带宽并可按照每个用户的需求变 化来调节用户的带宽。ATM有3层结构:物理层,ATM 层和ATM自适应层。 ATM的特点是支持复杂的多媒体应用;相对传统LAN 拥有可靠的服务质量;良好的伸缩性;提高生产率; 改进现有应用的性能;为用户网络提供带宽;保护用 户投资;高频宽;低延时;节省费用。